绥阳煤电锰产业园区项目于2010年由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绥阳产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贵州循环经济“四个一体化”重点项目之一,公司注册资本45.1亿元,直接投资62亿元。规模为2×150MW自备电厂、130万吨/年水泥厂、50万吨/年锰系合金厂、总储量3000万吨石灰石矿山。其中,水泥厂于2011年底建成投产,自备电厂于2018年10月并网发电,锰系合金厂于2018年12月开始逐步投产。2020年底合金项目主体工程全部建成,绥阳煤电锰一体化项目正式投入生产,循环经济格局基本形成,解决就业约2000人。2025年2月,国电投集团绥阳产业公司破产重整;2025年7月,重庆博赛集团公司贵州渝黔锰业有限公司正式接管,股权及公司名称变更完成。
循环经济格局:绥阳公司发电厂自行发电用于锰系合金和水泥产品生产,大幅度降低用电成本;水泥厂综合利用发电厂产生的炉渣、粉煤灰、脱硫石膏和锰系合金厂产生的锰系合金渣生产水泥;锰系合金厂产生的煤气经干法除尘后部分由锰系合金装置回收利用,其余输送到发电厂代替燃煤燃烧发电;锰系合金厂回收利用整个循环经济一体化园区产生的废水,节约用水40万m3/年,达到园区废水零排放的目标;实现循环经济一体化运行。同时,绥阳公司还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相关企业进驻园区,公司向进驻园区的企业提供电、粉煤灰、煤气、蒸汽、石膏、炉渣、锰系合金渣等综合能源供应。当前已投产项目有:年产6万吨燃料乙醇和6600吨蛋白饲料项目,年产1万吨EPS泡沫。
一、铁合金厂
铁合金厂是绥阳煤电锰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以硅锰合金为主,建设规模为6台******kVA密闭矿热炉、2台******kVA密闭矿热炉和1台5000kVA精炼炉,设计产能50万吨/年(主要产品有锰硅合金、低碳锰硅合金、高碳锰铁、中低碳锰铁),并配套建设1套烧结系统和原料公辅系统,于2019年10月全面投运。
铁合金生产的原料主要有:锰矿、焦炭、硅石、白云石、石灰等。其中锰矿以进口为主,需求量约100万吨/年。
矿热炉副产品主要有煤气和炉渣,其中煤气主要用于原料烘干、烧结、锅炉掺烧发电(每年可节约10万吨标煤)及生物制乙醇,炉渣用于水泥生产。
二、发电厂
发电厂工程建设为2×150MW燃煤发电机组,1号机组于2018年10月24日投入生产,2号机组于2019年1月24日投入生产,设计年发电能力20亿千瓦时。发电厂三大主机分别为:CG-480/13.73-M型超高压、中间再热、自然循环、固态排渣煤粉炉; N150-13.24/535/535型超高压、中间再热、双缸双排汽单轴冷凝式汽轮机;WX21Z-085LLT型三相交流同步空冷发电机。发电厂脱硫、脱硝系统分别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法和尿素水解喷氨脱硝法,一炉一套处理装置。
发电厂主要原料为燃煤,需求量约120万吨/年。所发电量主要用于铁合金厂和水泥厂生产,以大幅度降低生产用电成本。生产产生的炉渣、粉煤灰、脱硫石膏供水泥厂生产水泥使用。
三、水泥厂
水泥厂是绥阳煤电锰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终端环节和重要的利润产生环节,主要以P.O42.5水泥为主,采用先进的新型干法水泥工艺技术,建设规模为一条Φ4.3×64m回转窑生产线,设计产能3000t/d(主要产品有P.O52.5、P.O42.5和M32.5水泥)
水泥厂主要原料为钙质原料(石灰石)、硅质原料(硅质建筑垃圾)、铁质原料(采矿选矿废渣)、混合材等。石灰石为自有矿山委托外单位开采加工,混合材主要利用基地所产生的炉渣、铁合金渣,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实现废渣、废料的全面回收和综合利用。
目前“中绥水泥”主要销售水泥品种为:P.O42.5、M32.5和熟料。主要销售渠道为:区域经销商、搅拌站、重点工程(高速公路等)、政府采购、一般工程等。
招聘职位
查看更多
-
¥7-9千/月
李总 hr
-
¥7-8.5千/月
李总 hr
-
¥5-6千/月
李总 hr
-
¥7-8千/月
李总 hr
-
¥7-9千/月
李总 hr
提示
温馨提示